kaiyun-姆巴佩谈职业素养:输球后应避免公开抱怨,世界杯征程末期乐趣缺失

9月10日,法国《队报》刊登了姆巴佩的独家专访,这位球星谈及运动员面临的心理压力及表达困境。

不少顶尖运动员都曾公开讨论心理健康。刚第四度夺得环法冠军的波加查就坦言自己“受够了”。你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倦怠感?

姆巴佩:大赛期间,总有一刻会感到疲惫。我们被“关”了将近六十天。世界杯来临,一切都退居次席,就连追剧、看电视也成了徒劳——打开屏幕,所有人谈论的仍是足球。开头几天还好,越到后面越是如此……我参加过两届世界杯,都打进了决赛。从半决赛到决赛之间,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

酒店外挤满人群,而我们困守在此六十天,心里想着:这是我生命中最关键的比赛,可我也盼着它早点结束,只想看到结果、继续前行。

那四五天里,根本谈不上享受比赛。除了赛事本身,一切都仿佛消失了,你无事可做……书、剧集、游戏、队友间的玩笑……说真的,六十天真的太长了。(笑)

哪怕最亲近的人、朝夕相处的伙伴,交流也变少了。你能感觉到那种“必须完成使命”的氛围。最后几天,我常独自待在房间,望着天空等待时间流逝。

可一旦比赛结束,风险就来了——很多冠军都提过这种自然产生的精神耗竭,他们终究也是人。

难的是人们不愿接受这一点。你不能流露出来。他(波加查)一开始没说,赢了才开口……如果他赛前就说,肯定会遭到猛烈批评。但这其实是同一种感受。他等到接近胜利、占据有利位置时才坦白。若是输了,他还会说吗?

也许赛后你可以说:其实我当时已经筋疲力尽了。

然后就会有人坐在沙发上指指点点。(模仿语气)“xxx,我要是赚你那么多钱,我天天都高兴!”所以有时候,沉默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

所以这类感受不适合公开表达?

姆巴佩:不是不能说,而是在什么场合、对谁说。如果我在世界杯夺冠后三天接受采访,我可以坦然说出这句话。那时几乎没人能批评你。但如果输球后说,大家会认为你是踢得差找借口。即便我赛前就有这种感觉,结果也不会改变……沟通的关键在于时机。

但这种低谷确实会在某些时刻出现吧?

姆巴佩:好在成绩是一种支撑……感到疲倦不代表不再热爱。我依然为足球疯狂。比如世界杯决赛——7月19日在美国的那场,我日思夜想,早已在日历上标记出来。我们拥有一支出色的队伍,我渴望再次闯入决赛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